Sunday, August 3, 2008

牛津大学 vs 拉曼大学 学生思考模式

潘儉偉自認是勇敢舉手講話的人,但講師給他的評價卻是“講得還不夠”,這事讓他印象深刻。

“中小學時,我是班上勇於舉手表達意見的學生,到了牛津,竟被批評講太少!大概除了是信心問題,表達能力也是一大關鍵。”

剛上輔導課時,看講師沒有“教書”,潘儉偉深感奇怪。不過,很快就可以適應這種模式,也不會感到壓力。“只要學生有紀律,從這種學習模式確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。”他發現,一些平時在A水平考得很好的人,這種上課方式反而對他們帶來壓力。

潘儉偉大學時期,每星期都要用很短的時間來完成一篇文章,這種寫作技術漸漸駕輕就熟,他說“很好用”,不論他在任何職場的岡位上,都能把報告書、計劃書寫好,讓他的表現佔先機。別人首先接觸到一份好的報告,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信心。

在21世紀,有了思考力,還要有國際觀,可是現在大學生普遍上不關心國際時事,於有人人將之歸咎於大學“沒有教”,潘儉偉不以為然:“國際性課題,是沒得教的,而且教也教不完。只能靠學生自動自發,培養閱讀國際刊物的習慣,只要持續秉持好學的心態,就能赶得上國際列車。”

潘儉偉從牛津的訓練中得到一個結論:無論科系,只要具備多方思考的能力,就能胜任任何專業。“以一名總經理來說,若他具備分析能力,不管是擔任藥劑公司或是製造業公司的總經理,都可以胜任,只須瞭解一些基本資料,就能管理好公司了。”

我在牛津,最遺憾的事……

“一些科目沒有考得很好,尤其是政治概論和比較政治學,也許是最後一年的考試用錯策略,內容太少、看法太多,以致考得不好。如果有機會重來,我誓必要有更好的表現。”

(摘录自www.puakiamwee.blogspot.com)


牛津学生:“中小學時,我是班上勇於舉手表達意見的學生,到了牛津,竟被批評講太少!大概除了是信心問題,表達能力也是一大關鍵。”

拉曼学生:“中小学时,我是班上勇于举手表达意见的学生,到了拉曼,哪里还敢?时不时就会被冠上多嘴然后被骂,然后被杯隔,然后别那些小组织对付。。。嗨。。。”

牛津学生:剛上輔導課時,看講師沒有“教書”,潘儉偉深感奇怪。
拉曼学生:tutorial没有教~好啦!!!我可以去complaint的~

牛津学生:潘儉偉大學時期,每星期都要用很短的時間來完成一篇文章
拉曼学生:一个学期都完成不了20面的作业,6张简单的slides却需要8小时来写~

牛津学生:潘儉偉從牛津的訓練中得到一個結論:無論科系,只要具備多方思考的能力,就能胜任任何專業。“以一名總經理來說,若他具備分析能力,不管是擔任藥劑公司或是製造業公司的總經理,都可以胜任,只須瞭解一些基本資料,就能管理好公司了。”
拉曼学生:无论什么科系,读那么多有什么用?不必读的啦。。。出来就随便找一份工作咯。。。why so serious?(有些人家里有钱更严重,有些更悲惨,还没有尝试就说不行~)

我在牛津,最遺憾的事……

“一些科目沒有考得很好,尤其是政治概論和比較政治學,也許是最後一年的考試用錯策略,內容太少、看法太多,以致考得不好。如果有機會重來,我誓必要有更好的表現。”

我在拉曼,最遗憾的事。。。

“一些科目花太多时间读,尤其是POP和Comm theories!这些有人教都没有用,那个什么我随便做都有B。。。如果有机会重来,我要多多去clubbing喝酒~”


大概应该是这样吧~

No comments: